關於我們

使徒信經

𠊎信上帝 全能个阿爸 創造天地个主
𠊎信耶穌基督 上帝个獨生子 𠊎等个主
對聖靈投胎 從童貞女馬利亞出世
在總督彼拉多任內受難 釘在十字架頂
死 埋葬 落陰間 第三日對死人中復活 升天
坐在全能个天父上帝个正片
將來愛對天頂降臨 來審判生人佬死人
𠊎信聖靈 𠊎信聖又公同个教會
𠊎信聖徒相通 𠊎信罪得赦免
𠊎信身體个復活 𠊎信永遠个生命 阿們

使徒信經(客語版)

崇真會信仰

  • 我們相信聖父、聖子、聖靈,三位合一、唯一真神,創造及掌管宇宙萬有的主宰;父、子、聖靈,同位同權、同榮同尊、永活永存。
  • 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由聖靈感孕,藉童女馬利亞生,兼有神、人二性,以無罪之身被釘十字架死,擔當世人的罪,第三日復活,四十日升天,在父上帝右邊,為眾聖徒祈求。
  • 我們相信聖靈向人啟示真理,叫人知罪悔改,藉信靠基督得聖靈所賜新生命,並長居信徒心中作保惠師,慰導信徒,使之成聖。
  • 我們相信舊新兩約聖經都是上帝默示人類的旨意和完全的啟示,正確無誤,是信徒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權威。
  • 我們相信人原是按上帝之形像被造,後因犯罪而墮落,本性敗壞,與上帝隔絕,惟有藉賴上帝與人之間唯一中保耶穌基督代贖之功,方能得救。
  • 我們相信罪人因信稱義。人得救不是本乎自己的善行,乃是本乎上帝所賜的信心,信靠上帝在基督耶穌裡所成就的救恩,並蒙悅納成為上帝的兒女。
  • 我們相信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由所有蒙恩得救之信徒組成,負有教導真理、建立信徒、愛中團契、廣傳福音、在社會中彰顯上帝慈愛及公義的使命。
  • 我們相信所有信徒皆有祭司的身份和職事。
  • 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必會再來,審判活人死人;信徒會承受永生,不信者則被定罪,新天新地隨而開始。
※此信仰條文乃根據《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亞他那修信經》、《奧斯堡信條》及《海德堡教義問答》所製定。本文摘自香港崇真會

崇真會教制

一般教會體制分別有四種:「主教制」、「教皇制」、「公理制」與「長老制」。崇真會是採用「長老制」而非一般信義宗教會所採納的「主教制」。我們崇真教會的組織乃是長老制,即改革宗教會的體制。然而純粹的信義宗教會,基本上則屬於「主教制」。崇真會所以採取長老制,乃是因為巴色母會素來都不強調「宗派」信仰。由實際情形而決定採取最適合於當地信徒的教會體制。

由於他們當時認為長老制的組織最適合客家教會,因此便採用了長老制。「長老制」是一個讓平信徒與教牧人員在治理教會方面共同負責的教制,同時也使各地方教會彼此之間能夠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收合作互助的果效。

崇真會的信仰,基本上都與信義宗各教會相同(推崇聖經、因信稱義、看重聖禮),在教會的體制和禮拜儀式上則與信義宗教會有很大的差別,崇真會更加接近改革宗。崇真會的教制是信徒、長老與教牧的結合,有法例為基礎,有不斷修訂的會章,以保持活力,可以說是「長老宗」、「公理宗」的混合體,但其中最重要的乃是持守聖經原則。

歷史崇真

簡介:
崇真會前身是AD1815年成立的巴色會(譯自原名The Basel Mission),巴色會係由一批德國、瑞士等國信徒在巴色城成立之宣教差會,屬於基督教新教差會,不屬任何教派,最初稱德國差會(The German Missionary Society),後來改名爲巴色福音差會(the Basel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最後定名為「巴色會」(The Basel Mission)。取名『巴色』是從瑞士巴色差會總部所在地巴色城(按:巴色,是現今瑞士第三大城「巴塞爾」(Basel;巴色今譯巴塞爾,現為其巴色差會總部會址)在19世紀的中文譯稱,橫跨萊茵河兩岸,位在德國、瑞士、法國交界處)而命名。該會1815年成立後同時差遣宣教士至各國傳道。1847年起差派宣教士到大陸傳福音,傳福音的工作包括建立教會,開辦醫院及學校。其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巴色會將教會及學校的管治權移交華人信徒,正式將客家福音工作交棒給華人,隨即在1924年改為「崇真會」(崇真會的命名,取其“崇拜真神,崇奉真理”之意義)。香港崇真會及台灣崇真會,皆是以客家社群為主的客家教會宗派組織。

演變:巴色(差)會崇真會崇真會香港區香港崇真會台灣崇真會

1815年成立「巴色差會」(The Basel Mission),簡稱巴色會。
1816年建立了一所培訓荷蘭和英國宣教士的學校。1828年開始差遣宣教士至各國傳道(1828-2002)。
1847年巴色會差遣瑞典籍牧師韓山明及德籍牧師黎力基來華傳道。
1922年巴色會籌備自立,把治會主權逐漸轉移華人。
1923年2月18日香港的七所巴色教會成立『基督教巴色會香港總會』,聯合七所教會會務。
1924年『巴色會』名稱改為『崇真會』(全名為『中華基督教崇真會』,即為內地的崇真總會),華人信徒脫離對差會倚賴成立崇真會,正式接棒客家福音工作。改名叫崇真會,取其”崇拜真神、崇奉真理”之義。訂立崇真會組織,分為總會、區會及支會等三級。此時香港仍為崇真會屬下的一區,有支會九處。
1926年崇真會總會辦事處設於廣東龍川老隆,成為正式永久會所。
1926-1933年崇真會香港區的支會紛紛建堂和自立。1929年香港區會全區完成自立,惟仍隸屬崇真總會。
1946年崇真總會議決加入“中華信義會”,向教會合一進發。
1951年4月1日內地崇真總會正式脫離巴色會(因內地政局改變),巴色會傳教士由大陸撤退回香港,同時香港區會與內地總會也脫離關係。1952年向港府申請註冊成為一獨立法人團體。
1956年6月7日「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獲准立案成為法定團體,成為正式完全獨立於內地崇真總會的教會組織。
1973年創立「台北基督徒客家聯誼會」,為台灣崇真會的前身,創堂牧師為彭德郎牧師(來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因看見向客家廣傳福音的異象,開始向在台北的客家青年傳福音。
1974年7月香港崇真會加入日內瓦世界信義宗聯會(LWF)為會員。
1981年4月25日台灣『台北崇真堂客家教會』成立,由巴色會母會及香港崇真會協助,舉行新堂奉獻禮暨按立彭德郎先生為牧師聖職典禮。後來隨著分堂的開拓,將名稱改為「台灣崇真堂聯會」。
台灣崇真會的前身為「台北客家福音中心」,係由來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彭德郎牧師1973年創立,因聚會人數增多後,有意建置永久堂會而購買台北現址(台北崇真堂),當時因建堂基金不足,恰由巴色會宣教士知悉此客家教會事工後,返報其總會同意經費贊助購堂計畫,同時因彭牧師所創立教會服事對象同屬客家族群,與巴色會互動溝通後,為答謝他們的支持,並為持續關心客家宣教,與全球接軌,持續從事普世客家事工考量,願意延續採用『崇真』名字用於新成立教會名稱,故取名為『台北崇真堂客家教會』。惟本台灣崇真會既不隸屬巴色會,也非香港崇真會的分會,只是服事客家人、向客家族群宣教之理念相同,而於當初創立首間台北市客家教會時認同並沿用此”崇真“為教會名。自此台北崇真會與香港崇真會每年持續互有拜訪會議交流、分享代禱支持客家宣教事工!兩會互不隸屬、但互動交流密切!
1982年1月19日申請核准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崇真堂』教會組織,宗旨係本博愛之精神,傳揚基督教教義,辦理社會公益、慈善事業。
2000年「基督教客家宣教神學院」成立,現任院長溫永生牧師,為平鎮崇真堂主任牧師(1986至今)。
2010年「台灣崇真堂聯會」正式更名為「台灣崇真會」,至2011年為止,台灣崇真會共有13間教會。
2015年9月30日申請更名為「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灣崇真會」(原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崇真堂』),該會自1973年創立以及未來的事工方向,首要的宗旨即是「向客家人傳揚福音,進而參與國內、外宣教事工,完成主的大使命」。
2022年11月「基督教竹南崇真堂」新開拓成立,負責牧者為劉晨煜傳道。為台灣崇真會轄下第14間崇真分堂。
德國與客家的特殊關係Youtube
(圖片節錄自客家大學堂)
客家與基督教相遇
客家與基督教相遇特展(客語)VR導覽/線上博物館
(圖片節錄自線上博物館)
發展歷史:
1847年,巴色差會首次派遣瑞典籍傳教士韓山明牧師(Rev. Theodore Hamberg,1819-1854)及德國籍傳教士黎力基牧師(Rev. Rudolph Lechler,1824-1908)來華傳教。起因於1838年巴色會的印度傳教士克魯基堡(C. Krückeberg)到澳門養病,期間遇到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Gützlaff,1803-1851,1823年加入荷蘭傳道會,後來脱離傳道會成為一名自由傳教士。1831年到澳門任英國東印度公司翻譯。曾七次航行中國沿海口岸,1844年在香港設立漢會,又名福漢會,意為漢人信道得福。他是德國教會傳入華南的開創人。在華曾參與聖經漢譯工作。為早期來華新教傳教士,在華活動長達二十年,在傳教、著書、航行、以及參與鴉片戰爭等方面都有積極熱情地參與),對其在中國宣教的工作甚感興趣,因而提議巴色會也派遣傳教士到中國。1846年5月13日巴色差會派韓山明及黎力基來華,同年8月26日巴冕差會(Barmen Mission,即後來的禮賢會)又決定派柯士德(Heinrich KöSter)及葉納清(Ferdinand Genähr)二人來華協助郭士立傳教。他們一行四人同船於1947年3月19日抵達香港。另有巴陵信義會(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又稱柏林差會)之後派紐曼及韓士柏來中國傳教。當時三個差會合稱『三巴教會』。三巴教會初期有不同的宣教目標,郭士立安排巴色差會負責廣東東部,黎力基專責潮汕地區的潮汕人,而韓山明則負責客家人;巴冕差會負責廣東南部和西部操“廣府話”的中國人;巴陵差會由廣州沿北江向上傳教,於是同時向說客家話及廣府話的中國人傳福音。三巴教會漸漸出現了矛盾,及至義和團事件之後,三巴教會才共同拓展傳教的事宜。

當時西方傳教士來華傳道,困難重重,黎力基在潮汕宣教遭到驅趕,因而決定與韓山明及稍後來華的韋永福(Philipp Winnes)合三人之力以客家人群體為宣教對象,分南、北兩會,南會以香港為基地,專向珠江流域地區傳教,而北會以五華為首,深入粵北以至廣西建立教會。而黎力基則往潮屬南澳地方工作。1851年,韓山明牧師在香港成立客族聚會,多人在其手上受洗。1852年,因來華傳教各差會商量重新劃分對華傳教區域,巴色差會被劃分的區域為客家地區,於是黎力基轉向客家地區傳教。其後布道工作分兩路發展:一路為深圳李朗、布吉、沙頭角等處,由韓山明牧師主持,奠定珠江流域教會之基礎。一路由五華張復興將福音種子帶回五華偏僻之地樟樹一帶散播。從此樟樹遂成為梅江、東江教會之搖籃。

崇真會前身是巴色會,巴色會於1847年差遣瑞典籍牧師韓山明及德籍牧師黎力基來華傳道,至今(2023年)已有176年的歷史了。兩位宣教士來到廣東學習語言後,決定向客家族群傳福音。其中,韓山明僅來華7年便在港離世,卻被視為是「近代宣教史上首位向客家人傳福音的宣教士」。

巴色會兩位來華傳教士(黎力基和韓山明)牧師,主要在廣東客屬(客家話)地區發展教務,之後該會宣教士前仆後繼來此,到1919年時,巴色會差會在華傳教士75人,受餐信徒8193人,在廣東省有130所堂會,並且開設了梅縣德濟醫院(1893年)和河源仁濟醫院(1907年)。當時廣東的客家區域及香港建立近200間堂會,100多間學校,信徒好幾萬人,成為大陸「巴色會」的起源。該會深入到客家地區,對客家語言和客家文化有比較多的研究,對後來客家語文的保存與推廣留有重大貢獻。

1926年當時崇真總會設於廣東老隆,下設有13個區會:香港、李朗、浪口、葵涌、古竹、河源、連平、和平、龍鶴、元紫、五華、興寧、梅縣區。1919年,該會有布道區36個,正式教堂130所,教會職員135人,受餐信徒1874人,辦有國小72所.中學2所。1949年,該會有堂會112處,牧師45人,傳道111人,信徒達21756人。有中學4所,醫院2所,神學院1所。傳教站有17個。另在香港設有救恩書院。

在發展時期,崇真會大力創建禮拜堂,梅縣區、五華、連平、羅崗、和平各區,堂樓相繼建成。各地宣道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基督教崇真會是客籍教會,地處東江、梅江、珠江,轄十四縣一百六十餘座禮拜堂,兩座醫院,一座神學院,四座中學及百餘間國小。

1896年,梅州德濟醫院成立;1904年,梅州黃塘中學成立;1907年,河源仁濟醫院成立,紫金樂道中學成立;1924年,五華黃塘嶺樂賢中學成立;1930年,深圳寶安李朗樂育中學成立。這些教會、醫院、學校規模宏大,需要巨大的資金。又設初級國小5間,完全國小21間,神學院1間。還有義學幾十間。這些教育設施,為國家和教會培養了大批人才。如學校教育條件優越,師資充足,各門課程齊全,都經精心研究,且有嚴格的校規。所培養的學生在德、智、體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又如德濟醫院、仁濟醫院及梅州心光盲女院,不但醫治了許多人的肉體痛苦,也醫治了他們心靈的痛苦,使許多人蒙受了上帝的慈愛及耶穌基督的恩光,這實是教會為國家作出的貢獻。
💞巴色差會百多年前,抱著「中華歸主」的使命來到遙遠的東方大地,宣教士以他們的愛、忍耐、謙卑、信實等聖靈果子餵養中國信徒,扶助教會的建立發展,他們在十架前的擺上,並沒有白費。今天在內地和香港有多家崇真會延續下來的堂會,有許多忠心愛主的信徒,繼續在中華大地傳福音予未得之人,承傳著昔日來華巴色會先賢的精神。各位崇真人!任務未竟,讓我們一起努力!
〈摘自香港崇真會歷史研究文章:巴色差會文獻「尋寶記」

💞在百多年的歲月裏,上帝牽着崇真會穿梭於動盪不安的時代,經歷無數變化。由幾位忠心僕人開始,將救恩從歐洲帶到中國。至後來的百多位忠心宣教士接續傳福音之棒,可見上帝確實愛客家人。崇真會也懷着客家人的刻苦和堅毅不屈的精神,默默耕耘,雖然步伐時快時慢,但上帝仍然帶着崇真會走過更多的歲月,見證祂是掌管歷史的上帝。
〈摘自基督教週報2590期:信道得福 ─從崇真會歷史之始說起

💞請我們先要有「認識」,認識歷史,認識前人的工作,認識上帝的靈怎樣感動他們;我們再要有「願意」,願意感動前人的靈,感動我們;我們也要有一番豪情,願意受加倍的感動,多為主作工。
〈摘自香港崇真會官網

台灣崇真

台灣崇真會
台灣崇真會的前身為「台北客家福音中心」創立於1973年,創堂牧師為彭德郎牧師(AD1943-2001)。彭德郎牧師來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後因看見向客家廣傳福音的異象,開始向在台北的客家青年傳福音,彭德郎牧師提到上帝用聖經以斯帖記四章14節向他啟示:「要為客家同胞負起傳福音的責任」。台灣崇真會的創立宗旨是「向客家人傳揚福音,進而參與國內、外宣教事工,完成主的大使命」。

基督教台灣崇真會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Hakka Chong Zhen Churches of Taiwan

1973年因著拯救台北客家靈魂的需要,主僕彭德郎牧師開拓了第一間以向客家人傳福音為異象的教會,名為台北客家教會。
In 1973, with the vision of saving the unreached Hakka souls in Taipei, God’s servant, Pastor Peng De-Lang, planted the Taipei Hakka Church. It was the first church founded specifically for the purpose of reaching out to the Hakka people in Taipei.

1981年得到瑞士巴色差會及香港崇真會的贊助,購得台北羅斯福路現址。為紀念並傳承瑞士巴色差會對客家宣教的精神,採用其在大陸及香港所建立基督教會崇真堂之名稱, 將台北客家教會改名為台北崇真堂
In 1981, with the help of Basel Mission in Switzerland, and the Tsung Tsin* Mission of Hong Kong, a property was purchased on Roosevelt Road, and it is where the church stands today. Later the Taipei Hakka Church was renamed to Taipei Chong Zhen* Church in remembering Basel Mission’s generous contributions in the planting of Tsung-Tsin church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1987年台北堂與拓植出去的平鎮、雙和兩堂,聯結成立基督教台灣崇真堂聯會。之後堂會陸續增加,其中有國外宣教士開拓成功後加入的,也有本會自行開拓的。
In 1987, the mother church in Taipei and the two churches that were planted in Ping-Zhen and Shuang-He merged to form the Taiwan Christian Chong Zhen Churches Association. Later, more churches planted by foreign missionaries, and the Association also joined the Association.

2010年更名為基督教台灣崇真會
In 2010, the name of the Association was changed to the current name:Hakka Chong Zhen Churches of Taiwan.

祈願台灣崇真會繼續致力於得著客家寶貴靈魂。
May all the churches of Hakka Chong Zhen Churches of Taiwan continue to persevere in preaching the gospel to save many more Hakka souls.

*崇真Tsung Tsin (Cantonese), Chong Zhen(Mandarin)

1973年,彭德郎牧師從台北溫州街的佈道所,開啟了崇真會的客家福音工作。在幾年之內教會人數增長,受到同為關注客家宣教的香港崇真會與巴色會的支持,於1981年建立現在的台北崇真堂客語教會會堂。

崇真堂以都市教會的力量,投入客庄地區教會的開拓與宣教工作,在1988年以崇真堂聯會的形式聯結各地宣教工作,聯會的教會遍及雙北與桃竹苗的客家地區與都市區,目前共有15個堂點,並且也得到來自美國、香港、韓國等海外差會宣教師的支持、協助教會經營。2010年,聯會為感謝香港崇真會對客家文化與宣教的認同,將組織正式更名為「臺灣崇真會」。
台北市首間客家教會:台北市基督教崇真堂
(現改為台北崇真堂)
中間第二排右三為創堂牧師彭德郎牧師
台北崇真堂
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1號12樓的台北崇真堂
(圖源:
開放博物館)

演變:1973台北客家福音中心1981台北崇真堂客家教會1987台灣崇真堂聯會2010台灣崇真會

台灣崇真會的名稱經歷多次的更改才有今天這樣的總會名稱,從原本的獨立教會「台北客家福音中心」,後來接受瑞士巴色差會與香港崇真會的協助,為了答謝此兩會在當初購堂時的金錢資助,因此將名稱改為「台北崇真堂客家教會(按:台灣崇真會既不隸屬巴色差會,也非香港崇真會的分會,只是服事客家人、向客家族群宣教之理念相同,並且為要持續關心客家宣教,與全球接軌,持續從事普世客家事工,而於當初創立台北市首間客家教會時就認同並採用此”崇真“為教會名。惟台北崇真會與香港崇真會每年持續互有拜訪會議交流、分享代禱支持客家宣教事工),後來隨著平鎮崇真堂、雙和崇真堂的開拓,使得教會開始思考教會的組織架構,於1987年底召開第一次聯會委員會,將名稱改為「台灣崇真堂聯會」,聯會首任會長由邱玉俊長老擔任。爾後台灣崇真堂聯會的教會組織秉持著三個擴展教會的方式:1.聯會自行開拓教會、2.聯會與其他教派團體合作開拓教會、3.接納獨立教會或其他教派團體的教會,於2010.10.24 正式更名為「台灣崇真會」,至2011年為止,台灣崇真會共有13間教會。

台灣崇真會(全名為『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灣崇真會』,簡稱「台崇會」)的組織設有董事會與委員會,董事會設有9位董事,由9位董事遴選董事長一職,首位董事長由邱玉俊長老擔任;而委員會設有委員若干名,且由委員會之各委員當中遴選會長一職,首任會長由邱玉俊長老擔任。委員會轄下設有會長、書記、會計各一人,且按事工分組為差傳組、傳道組、家庭組、開拓組、兒童組、青年組、行政組、婦女組、禱告組等,各組設組長一名,委員會每半年擇期開會一次;台灣崇真會轄下各自立堂會得選任長老、執事或同工若干名,協助處理教會事務,未自立之堂會則以同工會運作之(基督教台灣崇真堂聯會編,2006:3-6)。

台灣崇真會各堂會的創堂歷史背景簡述

1973年10月7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彭德郎牧師創立「台北客家福音中心」。
1981年4月25日『台北崇真堂客家教會』成立,由巴色會母會及香港崇真會協助,舉行新堂奉獻禮暨按立彭德郎先生為牧師聖職典禮。
1984年7月15日「客宣少年福音隊」在平鎮山仔頂,以「山楓福音小憩」佈道所(隸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中心)之名,由神學生葉純谷帶隊開始開拓;同年10月1日起,台北崇真堂接養,改名為「山仔頂崇真堂」,由神學生溫永生接續帶領開拓事工。於1989年4 月16日舉行自立感恩禮拜,並按立溫永生牧師。完成建堂後,於1994年7 月17日舉行十週年紀念及獻堂感恩禮拜。為了擴大與突破,於1999年10月3日舉行「十五週年紀念」時,更名為「平鎮崇真堂」。
1987年台北崇真堂分設雙和崇真堂,目前由余慶榮牧師牧養。
1989年開拓頭份崇真堂
1989年台北崇真堂黃金湖長老遷居三峽大埔里,當時該地無教會,於是以家庭小組的方式開設聚會,後成立大埔崇真堂,目前由馮聖鈞牧師牧養。
1993年接納由美國效力會所開拓的三義福音中心,是為「三義崇真堂」。
1994年桃園平鎮「山仔頂崇真堂」獻堂。(後於1999年10月更名為「平鎮崇真堂」)
1995年由平鎮崇真堂開拓龍潭崇真堂
1996年接納美國國際差傳協會(SEND International)宣教士潘天信牧師所設立的中壢客家福音中心,成為中壢崇真堂(2020年5月1日中壢堂退出台灣崇真會)
1996年與美國國際差傳協會合作開拓新竹「新豐崇真堂」。
1997年10月5日設立楊梅崇真堂,開創時:由彭榮光、蕭淑華牧師夫婦及美國國際差傳協會差派香港謝杏珍宣教士配搭,一起在楊梅客庄服事;並在2003年自立為獨立堂會。第二任:陳聆理、李秀琪牧師夫婦自2004年8月接任迄今。
1998年底成立內壢崇真堂,由香港中華福音使命團宣教師周成牧師牧養。
2006年4月12日為響應客家十年(2005-2014)倍加運動,由平鎮崇真堂與差會合作開拓青埔崇真堂(惟青埔堂於2018年由平鎮堂交給聯會接管,聯會經評估後目前暫停聚會)
2006年9月中壢崇真堂弟兄出借SOGO附近店面成為福音小站,名為「福音園地」,開設英文班、吉他班及福音查經,2008年1月「福音園地」更名為「基督教六和崇真堂」,成為台灣崇真會第13 間堂會。
2020年七月開拓屏東內埔崇真堂,主要為屏東美和地區的大學、中學和小學及客庄百姓的信主門徒建立。
2022年7月31日「山城崇真堂」成立。前因台中石岡「山城基督教會」長期沒有牧者,由崇真會各堂會牧者輪流支援,後於2022年五月底平鎮堂高文清傳道經由禱告後的感動(家人全力支持)、上帝話語指引(申31:8;啟3:7-8)及屬靈夥伴(長輩)的支持(平鎮崇真堂長執會、崇真同工會通過決議)等印證,而決定前往主責,至此山城基督教會加入台灣崇真會,成為山城崇真堂。(後因開拓理念差異,2023年7月1日山城教會退出台灣崇真會,山城堂暫停開拓)
2022年11月5日苗栗「竹南崇真堂」獻堂,負責牧者為劉晨煜傳道,為第13間堂會。(前因中壢、青埔、山城崇真堂均已退出台灣崇真會,故仍為第13間)
2023年7月2日桃園平鎮「平南崇真堂」獻堂,負責牧者為劉駿杰牧師,為第14間堂會。
2023年12月3日「鶯歌崇真堂」獻堂,負責牧者為高文清傳道,為第15間堂會。

  1. 上述台灣崇真會旗下各堂會創堂歷史發展,非全由本地牧者開拓,部分來自國外差會宣教士參與的客家庄事工轉化,因認同向客家族群宣教理念而加入台灣崇真會;甚至宣教士從協助配搭角色,同意其可以擔任該分堂教會主責,這些在其他宗派較為罕見。惟因宣教士任期更迭、人員交接傳承,時有發生青黃不暇沒有牧者、及事工方向有所差異,導致分堂數目互有增減。中壢崇真堂及青埔崇真堂的暫時離退台灣崇真會即是如此狀況,期望不久將來他們能夠恢復繼續跟上,共同承接客家宣教使命!
  2. 彭德郎牧師(AD1943-2001)可說是半世紀以來,對客家宣教影響最大的牧師。彭牧師湖口人,出生敬虔基督徒家庭,五兄弟中即有三位牧師。早年在客庄服事,30 歲開拓臺北客家教會並籌辦客家福音協會。彭牧師以其愛客家的熱忱、善於傳講的口才,為傳播客家福音四處奔波,並在海外各地的傳播福音,足跡遍及20 個國家以上。他親手創立的崇真堂也從臺北開始,近30年來到他2001年安息歸天時,已在北部客家有10間分會。在彭牧師任總幹事的9年期間,客家福音詩歌團及客家兒童詩班成立、出版「客家之光」、「客福簡訊」、「古今勸世」錄音帶、客語聖歌等,對客家文化貢獻良多。<摘自:臺灣客家平面媒體之客家意象分析-以《客福簡訊》為例>
  3. 台灣崇真會的宣教、開拓事工除了有台北崇真堂母會的全力支持之外,參與協助開拓的國外差會有美國效力會、香港崇真會、國際差傳協會、美國中華福音使命團以及瑞士巴色差會。特別提及瑞士巴色差會,該差會於1979年與香港崇真會共同奉獻經費協助台北崇真堂購堂基金,爾後1984年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簽定結盟協議書,使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成為瑞士巴色差會在台灣唯一從事客家宣教的夥伴教會,1990年時瑞士巴色差會願與台北崇真堂重新建立合作關係,但結果未果,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仍為瑞士巴色差會之夥伴教會,一地區僅只有一教派能成為其夥伴教會,其他教派僅只視同為參與會議之觀察員資格。
  4. 台灣目前有三大主要從事客家宣教的基督教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中會)、台灣崇真會及中華聖潔會。
  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發展是重視本土文化的,當初發展並不是特別重視客家宣教,而是因地制宜,所以因著環境背景(閩南族群為第一大族群)的關係,使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期重視閩南語宣教,客家宣教始終處於弱勢的一環;為了更專注從事客家宣教事工,於2007年成立客家宣教中會,使更能夠全心全意的投入客家宣教的事工,自此長老會的客家宣教展開新的紀元。
  6. 來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彭德郎牧師於1973年領受異象,看重台北都會地區的客家人福音之得著而開設「台北客家福音中心」,因此離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而另立教派,此為台灣崇真會之雛型。
  7. 中華聖潔會因中共於1949年接收中國政權之後被迫停止中國之宣教,此時期有許多教會團體隨著國民黨政府來到台灣從事宣教事工,而中華聖潔會也因著原本在中國從事宣教事工之瑞籍宣教師愛華珍(Nanny Fredriksson)與克含芳(Gullvi Carlson)於1953年從瑞典來到台灣從事宣教事工而將中華聖潔會帶入台灣,來台初期宣教主要是以軍眷區為對象,後來因為軍眷區緊鄰客家族群的聚落,且看重客家族群為福音未得之地,為了落實瑞典聖潔會之精神(向鄉村與偏遠地區宣教),而當時的客家地區正好符合,且多數客家族群皆未認識基督福音,所以積極的在客家地區從事宣教事工。故中華聖潔會的宣教事工一開始是從事軍眷區的宣教,後來才轉而向客家地區、客家族群宣教。
  8. 由現今的客家教會增長現象來看,不論是新開拓的教會或是既有的教會,有越來越多的非客家人加入其中,也就是說客家教會的人數增加並不全然皆是客家信徒,也有越來越多的非客家信徒參與,而客家教會的設立也不全然都是因為客家信徒的增加而設立,也可能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非客家人的加入,使得客家教會得以擴展與開拓。
  9. 客家教會定義:客家宣教委員會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48屆總會通常年會時提出,凡具有以下三項條件之一者即為客家教會:1.在客家地區;2.參加客家(中)區會者;3.信徒陪餐員50%以上是客家人之教會(彭德貴,2002:123)。前述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於客家教會所做的定義,而筆者綜合於此研究中所訪問到的受訪者以及筆者自我本身所認為的客家教會,筆者認為客家教會儘只是一個簡稱,以現在的社會環境背景,所賦予的全名應是「客家宣教教會」,意即對於客家宣教有負擔的教會,或是教會當中具有一定比例的客家信徒,或是聚會語言使用客語為主要語言的教會,符合前面三項當中的任何一項皆可稱為客家宣教教會。
  10. 台北靈糧堂語言區客語牧區(或稱客家崇拜,簡稱客崇)自2003年10月25日成立,初期缺乏同工,先以團契小組模式牧養與關懷,以建立客家信徒聚集並針對未信主家人或朋友探訪關懷。廿年來未受重視且無投注資源擴大宣教事工。
  11. 台北靈糧堂「客家團契」在2022年12月4日正式成立!發起人之一的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表示期待能夠轉化400萬的台灣客家人!」客家福音協會前主委、深耕客家福音工作數十年的余慶榮牧師,也協助串連跨教派的客家籍牧者與弟兄姐妹參與在團契中,余慶榮欣見神感動周巽正牧師,開始了客家宣教主日與客家團契事工。全台灣客家人有400多萬人,在雙北就有110萬人,因此他期盼客家宣教從都市開始,進而在台灣帶來蝴蝶效應。客家族群一直被視為福音的硬土,信主的比例不到1%。台北靈糧堂客語牧區范正成牧師分析,原因在於長期沒有教派的關注,以及客家固有的拜拜、祭祖等傳統觀念習俗。他期盼透過客家團契每兩個月一次的聚集,集合客家基督徒的力量彼此連結與合作,並藉著禱告復興小組的推動,從一人信主開始,影響全家得救;從一個教會開始,影響更多教會參與;從大安文山區開始,影響台北;從雙北開始,藉由福音隊影響客家庄;甚至從台灣開始,影響整個東亞的客家族群。范正成並引用美國基督教客家宣教福音協會的成立宗旨做為客家團契目標,包括「讓每一個客家人都有機會聽到一次整全的福音,而作一個明智的選擇」;「排除客家人心中疑難,使其信服基督」;「協助每一個客家基督徒委身,並且裝備成為合神使用的高貴器皿」等……。他勉勵客家基督徒,「這是一條我們沒有走過的路,但若專心跟從主,跨過心裡的邊界(約旦河),就必進入並得著應許之地。」
※參考文獻:

開拓感恩

2023年是台灣崇真會50週年,2019年傳道同工月會時,眾牧者討論禱告後決定,從2019年至2023年祈求上帝再次激勵台崇會回到起初上帝宣教拓植的心意,從現在12間堂會拓植到15堂的共議,台崇會將全力拓植三間堂會為目標。

感謝上帝的憐憫,一路帶領我們夫婦(劉晨煜傳道、余瑩瑛傳道)走在客家的事奉道路上,2021年我們夫婦於台北堂四年任期結束之後,開始禱告尋求開拓或回到客庄牧養,上帝對我心中深的感動是:「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馬太福音9:35-38)

瑩瑛-領受的經文是:「興起,發光!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看哪,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他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至小的族要加增千倍;微弱的國必成為強盛。我—耶和華要按定期速成這事。(以賽亞書60:1-22)

我們在尋求等候中,彼此仍對苗栗這個城市有很大的負擔,所以在向幾位牧者分享尋求印證之後,決定在竹南與頭份中間設立福音據點(學校與社區)。感謝上帝蒙牧長們的關心與兄姐代禱及家人支持,一步一腳印,看到上帝恩典與開路幾經分享開拓異象與計劃,蒙台崇會同工會與核心同工代禱與詳談,最後全數通過竹南崇真堂的開拓計劃,同年剛好客神推動鼓勵畢業校友開拓補助計劃,我們也接著申請通過,上帝憐憫,恩上加恩,使得台崇會的開拓之初經費上減輕了許多負擔,這也使得我們夫婦開拓的心志大大被激勵與肯定。

竹南崇真堂領受的異象使命:
異象:向上-敬拜上帝(築壇獻祭)、向內-造就傳承(作主門徒)、向外-傳揚福音(完成大使命)
使命:轉化城市(苗栗)、進入命定、榮耀上帝。

我們知道開拓之初有許多的挑戰&難處,因為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所以建立個人、家庭祭壇、參與城市祭壇是我們期望持續的事奉基礎。竹南崇真堂需要您的代禱與支持。所以我們將徵召“竹南堂代禱勇士”我們將於每月或是每週在(LINE群組)發出代禱信與近況,我們也將徵召短、中、長有宣教負擔的同工/兄姐(支援A.主日崇拜B.週間探訪C.社區校短宣隊⋯)若你有感動,請與你的牧長提出,或是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會邀請您加入”竹南崇真堂代禱守望群組”,成為我們的代禱勇士,一起在禱告與宣教上成為同工。

上帝對我們講(約書亞記1:9)客語聖經:「愛堅強,愛勇敢!毋使驚,毋好失志;因為你無論到㖠位,𠊎、上主—你个上帝一定會㧯你共下。」

※本文由劉晨煜牧師寫於2022年9月份《崇真會訊》
劉晨煜傳道全家福

目前同工團隊:
1.劉晨煜牧師家庭五人;2.羅偉森牧師夫婦;3.陳明珠姊妹(行政)。

我們將從家庭開始,歡迎有負擔的宣教士及或開拓負擔退休牧者,福音移民者家庭,更歡迎教會領袖同工弟兄妹以宣教身份短期或長期支援參與協助我們開拓聖工。

左圖為劉晨煜牧師全家福(摘自劉晨煜FB)

大事記要

2024/01/14

本堂劉晨煜傳道按牧

按牧禮拜於2024/1/14(日)下午3點在竹南佳興里活動中心舉行

2024/01/14
2022/11/05

開拓感恩禮拜

求主祝福竹南堂能成為榮神益人的堂會,與神同工,得著神所賜的美地

2022/11/05
2022/09/17

首次全教會禱告會

全教會禱告會於9/17開始,每週六下午1:30,首次週六祭壇共有四人

2022/09/17
2022/02/06

首次主日敬拜

竹南崇真堂首次主日敬拜,共九人(含小孩)

2022/02/06
2022/01/05

選定地址

租用苗栗縣竹南鎮維新路462號現址為新堂據點

2022/01/05
2021/10/15

確定開拓竹南崇真堂

通過竹南崇真堂的開拓計劃,決定在竹南設立福音據點

2021/10/15
2021/03/01

禱告尋求

禱告尋求開拓或回到客庄牧養

2021/03/01

全省各地崇真堂

基督教台灣崇真會目前轄下有15間教會(資料更新:2023.12.17)
✞基督教
台灣崇真會
電話TEL
/傳真FAX
Web/FB
/Email
郵遞區號/地址
台北崇真堂電話:02-2362-3251
電話:02-2363-4579
傳真:02-2362-6981
website106019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71號12樓
雙和崇真堂電話:02-2922-4782
傳真:02-2922-4782
website235071新北市中和區宜安路122號2樓
大埔崇真堂電話:02-2671-2814
傳真:02-8671-6304
website237002新北市三峽區二鬮路136巷16弄32號
鶯歌崇真堂電話:02-2670-0127
手機:0905-378942
website239016新北市鶯歌區國中街134號
內壢榮美
崇真堂
電話:03-463-9350website320033桃園市中壢區榮安二街96號2樓
六和崇真堂電話:03-280-6703website正堂:320007桃園市中壢區元化路二段126號3樓
副堂:320007桃園市中壢區元化路二段128號3樓
福音中心:320685桃園市中壢區六和路60號
平南崇真堂電話:03-275-9378website324618桃園市平鎮區上海路182號2樓
楊梅崇真堂電話:03-481-1925
傳真:03-481-0290
website326022桃園市楊梅區中山北路二段181巷3號3樓之3
平鎮崇真堂電話:03-469-7543
傳真:03-469-4008
website324022桃園市平鎮區莊敬里東豐路101號4樓
龍潭榮耀
崇真堂
電話:03-480-7445
傳真:03-480-7445
website325025桃園市龍潭區中豐路中山段177號2樓
新豐崇真堂電話:03-559-7691
傳真:03-559-8925
website304034新竹縣新豐鄉員山村精工路28號
頭份崇真堂電話:037-68-8578
傳真:037-68-9275
website351005苗栗縣頭份市建國里力行街41號
竹南崇真堂電話:037-620-135website350024苗栗縣竹南鎮維新路462號
三義崇真堂電話:037-87-5332
傳真:037-87-1356
website367005苗栗縣三義鄉中正路85號
內埔崇真堂電話:08-778-2829website912008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學人路235號